首页 >> 信息资讯 >>行业资讯 >> 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亟待关注
详细内容

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亟待关注

      近年来,我国进口医疗器械呈持续增长态势。2013年和2014年,进口货值分别为149.75亿美元和157.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07%和5.32%。今年1月至7月,仅山东济南地区医疗器械进口货值就达4148.43万美元,同比增长39.66%。面对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的现状,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亟待关注。
 
  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大量新建扩建的医疗机构对设备需求旺盛。
 
  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引发对智能化、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而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国内产品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仪器诊疗已成为主要手段的当下,各医疗机构把拥有进口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进口医疗器械作为增强实力水平和提升竞争力的优先选择。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拉动了医疗器械进口。
 
  进口医疗器械引发的相关问题
 
  掌控中高端产品,价格长期虚高。在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包括CT、超声波、核磁共振等中高端设备市场,80%以上被外资企业垄断,部分领域甚至可达100%。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的医疗设备在我国的售价普遍比在原产国高50%至100%,如,Tomo放射治疗设备在欧、美、日等多为每套250万美元,而在我国则为每套500万美元以上。
 
  捆绑使用耗材,冲击国内产业。经销商对检查类器械通常采用“免费赠送设备、捆绑使用耗材”的营销模式,这虽然让医院免费获得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但对刚起步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却产生了巨大冲击。以血透机为例,捆绑使用的耗材价格每套比普通耗材至少高100元,这样国外品牌从一台血透机上每年就可多收耗材费至少12万元,而进口一台血透机只有12万元至15万元。
 
  垄断售后市场,获取主要利润。外资品牌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利润主要分为销售利润和售后维修利润,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75%。外资企业大多不向购买者提供维修相关文件,以便垄断售后市场,赚得高额利润。目前,各医院的大型设备,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年保修价格更是从十几年前占合同费用的6%飙涨到了近15%。
 
  提高医疗成本,加剧“看病贵”。一些医院花高价购买、维护设备,为尽快收回成本并盈利,往往会鼓励医生多用诊断费用较贵的进口设备给患者进行“大检查”,致使患者负担加重。当前,取消药品加成后会否出现“大检查”替代以前的“大处方”,成为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带“病”入境频现,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在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检验时,多次发现电源插头是欧式的、铭牌上的注册证号印错、无安全警告标识或标语、无中文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手册等不合格情况。今年1月至7月,济南检验检疫局共检出不合格进口医疗器械货值694.96万美元,占同期进口总量的16.74%,主要原因为无中文标识、无使用说明等。
 
  挤压国产医疗器械市场份额。通用、飞利浦、西门子等大品牌不仅长期占据我国80%以上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而且跨国公司在中国完成一二线城市和高端市场的布局后,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本地化研发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场渗透的步伐不断加快,在中低端市场已与国内企业形成正面竞争之势。
 
  使用和信息安全面临潜在风险。目前,进口医疗设备的售后与维修均由国外公司实施,一旦由于单方面原因导致维修延时或耗材供应中断,设备的使用将面临瘫痪。此外,高端医疗设备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医疗诊断、治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也面临很大风险。
 
  鉴于上述问题,济南局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医疗设备市场的管控,针对国外大品牌掌控市场、垄断售后等行为,适时开展反垄断调查;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推动三甲医院尽可能使用国产医疗器械,促进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出台政策措施,避免出现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后,医疗机构通过提高诊疗费用变相增加收入的情况。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网 引流袋 尿袋 集尿袋 医疗耗材 医疗耗材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