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呼吁尽快普及适宜的心律失常诊疗器械“面对一位突然倒地的猝死者,要有人敢救,这是非常重要的。”9月17日,第十五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黄德嘉教授谈及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形势时说。 “如今,心血管支架的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然而一些可以防治心脏性猝死的医疗器械,只给报销30%左右,差距还是蛮大的。”一位权威专家强调指出,应尽快选择并推广适合我国患者的心律失常诊疗器械,提高我国心律失常防治水平。 治疗与需求有落差 国内外专家在本届大会上对心律失常防治形势与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世界心律失常学会主席Panos E.Vardas教授说:“心脏性猝死是一种非常高发的致死性疾病,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头号生命杀手。过去40年,全球心血管医学进展显著,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以上。相比而言,投入巨大的肿瘤医学仅将癌症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大约6个月。”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新教授客观分析了我国心律失常防治工作。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心律失常防治工作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与实际诊疗需求和欧美发达国家的防治水平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我国心律失常患者约有2000万人,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54万例。2014年,我国开展心律失常诊疗约17万人次,其中包括6万人次的起搏器治疗、2.5万人次的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植入心脏转律除颤器(ICD)2000多台——与每年新发的54万例心脏性猝死者相比,防治还明显不足。 推广技术并鼓励创新 据介绍,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而心律失常的院外急救和临床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一些精密医疗器械,甚至有些医疗器械比药物治疗更有效。其中,自动心脏除颤器(AED)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便携式医疗设备,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它的普及能够大大提高院外急救的成功率。 “关键要在医院外和社区建立针对心脏性猝死的急救体系。最近有一个好消息——上海要在公共场所配备AED了。”黄德嘉教授表示,美国西雅图心脏性猝死的医院外急救成功率超过10%;而我国心脏性猝死的院外急救存活率仅在1%左右。他认为,建立医院外急救体系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医务人员共同努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应该更多地承担必要的责任,学术组织和医务人员应该大力开展公众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 “大量研究表明,ICD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室性心律失常引发的猝死,但是,认知、技术和投入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ICD治疗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教授分析指出,我国普通人群甚至医务人员对现有成熟有效的心律失常诊疗技术的知晓度都不够。现在,我国能开展ICD治疗技术的医院和医生十分有限。ICD产品尚未实现国产化,进口产品要十几万元。医保体系没有完全覆盖这项治疗,缺少商业保险的投入,也没有建立分期付款机制。昂贵的进口装置对于普通人来说负担很重。 张澍还指出,我国医学理念和技术产品的自主创新仍然比较少见,当前需要尽快在心律失常的众多诊疗技术中找到适合在国内推广普及的适宜技术,并且转变创新管理模式,激励医生参与医疗器械研究开发,从而实现相关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扩大可及性。 知识点: 心脏起搏器:可通过导线电极传导电脉冲来刺激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治疗由某些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 ICD:可实时监测和判断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造成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并通过电击直接作用于心脏,终止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