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资讯 >>行业资讯 >> 首家国际远程医疗合作项目在京启动
详细内容

首家国际远程医疗合作项目在京启动

11月7日,由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与美国华人医师网络医院联合开展的中美华人医师远程医疗合作项目在京启动。旨在整合在美执业的华人医师与中国的执业医师资源,建立国际-北京-中国其他省市的远程医疗和远程培训平台。

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远程技术将医疗照护延伸到医院外,医生通过远程医疗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为远距离患者提供医疗帮助。国家卫生计生委认为,借助远程医疗的优势,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是实现医疗资源重分布的有效途径。

而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辰来说,全力推动互联网+分级诊疗,也是一位医学家的“不忘初心”。

谈远程医疗

中日医院不是终端,是平台和枢纽

记者:中日医院为什么要与美国华人医师网络医院合作,把远程医疗搞到国外去?

王辰:远程医疗是未来的业态,现在是非主流的就医方式,但将来会变成主流。中日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医疗会诊管理中心和远程医疗培训基地,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有限。或许我们有一部分医生能代表中国水平,但是中国水平不是最高的,我们希望了解这个病在国际上怎么看,让疑难危重患者得到最妥善的诊疗。

同时,远程医疗在中国方兴未艾,中日医院算是国内远程医疗的标准制定者之一,也非常希望了解并借鉴美国远程医疗的经验和模式。病人的意愿,国内远程医疗的专业性提高需求,促成我们与美国华人医师网络医院的合作。

记者:现在想看国外医生的患者大多只能选择海外就医,您认为中美远程医疗可以代替海外就医吗?

王辰:远程医疗确实有希望和可能重组一个医疗新秩序、新业态。这个业态的前景是美好的,能够节省很多人力、交通成本,还没有语言障碍。

现在,国内患者赴海外就医,即便经济可承受,语言不通、病历表述不一致,翻译中专业术语的疏漏,仍是获得准确诊疗的障碍。现在,我们与分布在美国各大医院各专科领域的百位华人医师合作,旨在建立规范的病历筛选、会诊体系,发挥双语优势,也能统一用汉语来与患者沟通,确保患者在国内,就可以找到最好的医生,享受国际水准的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在美华人患者,可以通过这个远程医疗平台,回国看病。

谈互联网+健康

远程医疗和移动健康可在医院主导下整合

记者:最近“移动医疗”概念迎寒冬,只是提供挂号、导诊、咨询的APP,自称“互联网+医疗”,这跟“远程医疗”有区别吗?

王辰:远程医疗又叫远程会诊,会诊的两端都是在医疗机构执业的医生,通过远程信息传导、影响分享,为远距离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因此,远程医疗是专业、规范的互联网+医疗,而现在第三方技术企业,依托互联网开发的医患互动平台,可以发展为医院指导下的移动健康(管理)新业态。

记者:您的意思是,无论互联网+医疗,还是互联网+健康,都应在医院、医生的主导下进行?

王辰:君子善假于物。互联网有这样的优势,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新的医生从业和医患资源配备平台。

这时候涌现出两个概念,一个是远程医疗,一个是移动健康。如果是围绕患者利益服务的资源共同体,我们就需要考虑专业性、可靠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在医院、医生指导之下实现的互联网+医疗照护和健康管理服务,才能符合上述要求,但互联网挂号、导医、检查检验、在线支付等方面能否交予第三方平台,是今后要关注的重点。

谈专业

呼吸疾病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防治形势

记者:12年前的一场非典疫情,对您一直专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有哪些改变?

王辰:从那以后,中国的呼吸病学、感染性疾病防控、危重症的救治,都得到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作为上述三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参与其中,甚感欣慰。SARS之后,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新甲流)暴发,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警告升至最高级别,美国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而我国之所以能够成功防控新甲流疫情的蔓延,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防治典范,不能不说得益于SARS之后,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呼吸与危重症救治体系的发展完善。

记者:您认为呼吸疾病防治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了吗?

王辰:呼吸疾病是严重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若将肺心病和肺癌统计在内,其所致死亡居各系统疾病之首。呼吸病学作为一个大的医学学科,承担着防治呼吸疾病的责任和使命。但坦率地说,目前我国对呼吸疾病防治和研究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今后,由于社会上巨大的吸烟人口,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呼吸道病原的变异和新病原的产生,人口快速老龄化,都使呼吸疾病日益成为突出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呼吸疾病防治形势。

记者:您觉得具体哪些呼吸疾病仍被忽视,该怎么办?

王辰:全世界公认的“四大慢性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糖尿病和代谢性疾病,在我国忽略掉了呼吸疾病,这有点儿“天理不容”。社会上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较有防治意识,但对呼吸疾病却普遍缺乏概念。比如,人们还不熟悉发病率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或“慢阻肺病”);对哮喘的不规范治疗也普遍存在。

声音

互联网+医疗很可能在促成新的医疗格局。今后一家医院的影响力将绝不仅是其围墙内的内容,而是其业务辐射与影响力,在医疗新业态大格局中的定位。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