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揭秘:为什么“好”胆固醇高还会得心脏病?有过体检经历的人都知道,检测血脂有常规四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 在人体血液的胆固醇代谢过程中,脂蛋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比较熟悉的脂蛋白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两种。它们都是血液中胆固醇的运载体。 LDL与胆固醇结合后,形成LDL-c,LDL-c在血液中容易聚集在动脉壁上,时间久了就引起动脉硬化。所以,一般医生会告诉你LDL-c是“坏”胆固醇。 同样,HDL与胆固醇结合后,形成HDL-c,HDL-c会进入肝脏,被代谢掉,这样血液中的胆固醇就被消灭了,可以有效的避免动脉硬化。因此,医生同样会告诉你HDL-c是“好”胆固醇。 鉴于此,目前众多药企都在想法设法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浓度,升高血液中“好”胆固醇浓度。 说来也奇怪,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坏”胆固醇浓度,减小冠心病的风险。然而,药企在升高“好”胆固醇上使尽了招数,最终“好”胆固醇浓度是上升了,可是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的效果并没有达到。目前唯一一个有希望的药是默克生产的anacetrapib,但是这个药在升高“好”胆固醇浓度的时候,也“顺手”降低了“坏”胆固醇浓度。制药商一下子就蒙了。怎么回事儿? 实际上医院里的医生肯定会遇到更难解释的现象:有些人的“好”胆固醇浓度挺高的,但是还是会患冠心病。这些现象真是让药企哭笑不得。实际上研究人员也没有停止对“好”胆固醇的研究,尽管从总体上来讲,“好”胆固醇是会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但是为什么强行升高就不行,为什么有些人本来就高还是患病?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遗传学家Daniel J. Rader和他的研究团队也为这个事情操碎了心。在分析了之前N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之后,Rader团队提出了一个假设,会不会是跟“好”胆固醇相关的某个蛋白出现了异常导致的呢? 所以Rader团队召集了2000多个自愿者,其中852人血液中“好”胆固醇浓度较高,另外1156人作为正常组对照。通过对这2000余人基因的全面分析,他们发现SCARB1基因功能的缺失,好像跟“好”胆固醇浓度高却还患冠心病有关。 尤其是有个67岁的大妈,SCARB1基因功能完全缺失,她的“好”胆固醇浓度是小组平均值的2倍以上,但是她血管中的血栓也远远超过她这个年龄的平均值。其实这个SCARB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是负责把“好”胆固醇送到肝脏里。因此,实际上是“好”胆固醇的代谢路径除了问题。3月11日,Rader团队的研究成果刊登在顶级期刊《科学》杂志上。 有了这一发现之后,Rader团队又迅速收集了数万名参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自愿者的基因组信息。他们在这数万人中,发现284人的SCARB1基因部分缺失,他们体内“好”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且他们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出80%。 Rader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好”胆固醇下游的代谢路径不通畅的话,“好”胆固醇浓度高也不意味这冠心病风险低。 当我们增加“好”胆固醇的时候,“搬运工”的人手却不够【shrinkinguy.com】 这就好比在一场战役中,指挥官发现AK47(“好”胆固醇)比较好用,因此希望引进大量的AK47来压制敌人,可是不巧的是,这位指挥官手下战士(把“好”胆固醇运输到肝脏中的蛋白)有限,因此你调集再多的武器也是枉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药企费尽心思升高了“好”胆固醇浓度,却没能降低冠心病风险的原因。那些“好”胆固醇浓度高却患上冠心病的人,有可能就是参与“好”胆固醇代谢的路径出了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好”胆固醇浓度高不一定是好事,虽然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好处多; 第二,意图通过升高“好”胆固醇浓度降低冠心病风险的药企是不是应该醒醒了,赶紧把钱省着去干点儿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吧; 第三,其实吧,做个基因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