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十个月的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公布结果, 三种治疗乙肝和肺癌药品降幅超50%。通过药品价格谈判,这些药物将一步到位的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借此进入地方医保,与各地医保相衔接,实现销量放大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
一位省级招标部门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通过药价谈判的药品,按照卫计委的相关规定,不再参与各地另行组织的谈判议价,但进入地方医保并非强制性规定。另外,地方医保报销比例不同,部分医院仍可以实现“二次议价”,在药价谈判药品真正落地的环节,地方招标部门和部分地方医院仍有“话语权”。“再降价是可能的,但幅度肯定不会太大。”
此次药价谈判药物包括葛兰素史克的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韦瑞德(替诺福韦酯),浙江贝达药业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凯美纳(埃克替尼)和阿斯利康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产品易瑞沙(吉非替尼),三种谈判药品降价幅度分别为 67%、54%、 55%。
按照卫计委《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有关情况说明》(下称《说明》)的内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适用于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军队系统)采购使用。谈判价格是基于与现行医保政策相衔接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价格(含配送费用)。在2016—2017年的采购周期内,各地不再另行组织谈判议价。
在招标挂网环节,卫计委表示,谈判药品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集中挂网采购。省级药品采购机构要在6月底前,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挂网公布谈判结果,包括谈判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称、包装规格、生产企业、药品产地和谈判价格等信息。医疗机构结合实际诊疗需求,按照谈判价格,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直接采购。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和社会药店在网上直接采购。
但上述省级招标部门人士认为,招标采购环节是以医院需求为导向,价格为关键因素,六月,各地省级招标采购即将启动,如果药价谈判药品没有好的市场需求,将有可能在很多地方目录中无法出现。
在2015年地方招标采购中,外资药企曾遭遇集体滑铁卢,降价、弃标现象频发。据湖南省药品招标部门公布的信息,拜耳36个品规中仅仅有9个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1%,弃标率75%;勃林格殷格翰21个品规中仅有7个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5%,弃标率67%;阿斯利康24个品规中,只有13个品规成交,成交价格最大降幅为14%,弃标率46%。
两个月后,在浙江省药品招标中,也出现外资药企大范围弃标的现象,整体平均弃标率达到60.5%,最高的为92.3%。
在降价幅度上,上述省级招标部门人士认为,谈判药品仍有降价空间。“本来外资药企在中国的市场定价就过高,甚至是全球最高价,如今降价后的价格,无非也是正常销售价。”
这一观点在光大证券研报中也可见,光大证券认为,具体降价幅度是外资原研药在平衡其全球价格体系之后、并非“让利”中国患者的该为之的行为。外资原研药在中国市场的最高价销售的历史将可能就此终结。从市场推广角度,外资专利药在中国的高昂售价的整体降低将对于国内相同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的竞争氛围趋于相对公平。总之,对国产专利药的市场推广有利。
葛兰素史克的替诺福韦酯在中国的专利到2017年到期,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在中国的专利到2016年到期,国内仿制药即将进入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下降不可避免。因此,接受国家价格谈判,提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尽快放量,是这两家外资药企的必然选择。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相较而言,罗氏的特罗凯没有接受此次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因为距离其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到期仍有较长时间,其独霸市场仍有较长时间,所以罗氏的特罗凯没有接受降价,而是继续选择以自费药的身份在中国市场销售。
引流袋 尿袋集尿袋防逆流引流袋抗返流引流袋精密计量引流袋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