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资讯 >>行业资讯 >> 不要为GSK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伤感,这是一个更好的研发时代在开启
详细内容

不要为GSK关闭中国研发中心伤感,这是一个更好的研发时代在开启

8月3日,一则“GSK关闭张江研发中心”的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据悉,昨晚八点,GSK内部邮件通知将在3个月后“关闭”中国研发中心,可能裁减一百多个Research(临床前研发)人员,部分在研项目转回美国的研发总部,临床开发团队得到保留。

而GSK给E药经理人的官方回复,则明确否定了“关闭”这一说法。GSK方面表示,这是GSK全球层面正在做出的研发战略转型调整,其目的在于聚焦核心业务领域,提高研发活动产出价值。至于人员调整事项,目前还尚未在日程之中,需待进一步确认。

具体来说,则是作为聚焦研发战略的一部分,GSK将缩小全球神经科学领域的研发活动范围,包括终止一些研发项目。而在上海开展的神经系统药物研发方面的优先项目,浙江继续进行,并转入位于美国的Upper Providence的研发中心,以确保GSK在关键项目上继续开展工作,并将其与未来药物发现研发团队整合。而在未来两年中,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药物开发团队预计规模将继续扩大,以推动在中国的新药开发工作。

其实“关闭”也好,调整也罢,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形势目前已经显现,即最近几年跨国药企都在悄悄裁减研发中心。去年艾伯维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今年诺华也解散了中国生物药研发团队,罗氏生物研发团队也做了人员裁减,据说阿斯利康也将剥离中国的临床前研究业务,跟风投机构成立合资公司独立运营。

而对于GSK的研发中心来说,从目前公布的消息已经可以看到,即便不是彻底关停,但削减了全球神经科学领域研发活动无疑也将使得其黯然降级,令人唏嘘不已。要知道,尽管中国研发中心已经是现在稍有点规模跨国药企的标配,但GSK中国研发中心在2007年成立的时候还是非常轰动的,不仅因为人员和投资额在外资药企中首屈一指,而且是首个从前期研发和后期临床产品开发全过程的全球级研发中心,最多时超过500人,号称是GSK除美国英国以外第三大研究中心。

从表面来看,GSK研发中心之所以出现当下的变动,直接原因是新任CEO 调整研发策略,砍掉了除肿瘤和免疫炎症以外的30多个研发项目,中国研发中心不幸在列。然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研发中心在跨国药企的定位和价值不明。

当初轰轰烈烈建中国研发中心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条:

  1. “In China for China”,推动中国早日参与新药研发和临床开发,也包括开发中国特有的适应症

  2. “In China for Global”,利用中国“价廉物美的”研发人才何医疗资源开发全新的药物(就是GSK模式)

  3. 提高中国市场在总部的重要性,没个研发基地你好意思说自己重视中国吗?

  4. 同时也是示好中国政府,甚至换取一些政策优惠的做法

想法没错,但是,但是楼盖起来、人招起来之后,发现并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研发的下游Development(临床开发)部分业务挺繁忙,各种临床试验和注册手续要应付。但上游Research(研究)部分就不好做了,日常都是跟着总部研发屁股后面打杂,没有深入持续的开创性研究,各家研发中心运作多年后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药。所以早期研发部门往往就成了裁撤的重点,但没了早期研究,你又满足不了中国政府对新药创新的目标要求。

再加上外企普遍对中国的IP保护仍有顾虑,核心技术与业务不愿意离开母国。这几年中国本土研发突飞猛进,造成自身研发人员的薪酬飞涨(总监级的比美国都贵),还有巨大的跨国管理、沟通、差旅与人员外派开支,中国研发中心成本一点都不比欧美低。如果你是CEO,你会怎么想?

跟外资药企对中国研发中心兴趣减退的时候,中国恰恰迎来了新药研发最美好的时代:CFDA改变注册规则和加入ICH来强化突破性新药的注册和保护,简化跨国药企临床试验流程,优化了新药的市场准入和价格保护措施。风险投资对本土新药研发热情空前高涨,早期新药研发同样可以获得不亚于美国的资金注入,大量长期在国外从事研发的人才纷纷回国,辉瑞、诺华、赛诺菲、罗氏和GSK的前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争先创立自己的新药研发公司,一下子光最牛逼的肿瘤免疫药物中国就开发了十几个。

那么跨国药企在这个时候做出裁减中国研发中心的决定是不是夏天给热晕了?

当然不是,跨国药企貌似不合时宜的做法其实是研发战略的一种改变:从自己包揽一切转向与外部共同研发。跨国药企近十年全球上市的重磅新药有一半都是从小型研发公司并购来的,例如Sovaldi, Humira,Xtandi,Imbruvica和Ibrance等等。因此保留需要较大人力资源和管理能力的临床开发环节,把高风险的早期研发环节剥离外包或者跟风投合资(例如礼来亚洲基金投资了很几家本土新药研发公司),充分发挥小型研发公司高效、低成本的优势,都是很不错的研发风险共担模式。国内药企如恒瑞、绿叶、信达、和黄和再鼎等都成功将在研新药上临床前转让给跨国药企,百济神州还拿股份换了新基的上市产品和销售团队,这也是中国本土研发实力提升后对迫使跨国药企研发策略做的改变。

跨国药企和中国都变得更加成熟,以什么形式在中国做研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提高中国新药研发能力以及加快新药在中国的引入。没有实体研发中心未必表示不重视中国,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也不遥远,这样的市场哪家药企会不为它而研发呢?

有人说GSK关闭中国研发中心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我认为这正是一个研发新时代的开启。GSK中国研发调整只是开启了第二篇章,未来还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引流袋   尿袋  集尿袋 防逆流引流袋 抗返流引流袋 精密计量引流袋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网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