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系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网名“烧伤超人阿宝”
网络医疗这些年比较火,各种各样的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作为一线医生,这些年也经历和体验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医疗服务模式。说实话,我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也曾经热火朝天的以医生的身份参与过很多的网络医疗服务,但是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兴趣了。以前在一些特别知名的网络医疗服务网站的注册密码,都忘得差不多了。我相信,类似我这种情况的绝非个例。最初的网络医疗咨询服务是很粗糙的,感兴趣的医生去这些网站注册一下,稍微严格点的也无非是让你提供过执业证书之类的做个认证。然后你就可以在网上分门别类的回答患者的各种医疗问题。这种服务是完全志愿和免费的,几乎没有任何回报。顶多是积分多了换点纪念品什么的。就我的体验而言,这种服务模式是极其糟糕的。这些网站有些不进行资格验证,有些只进行很粗糙极易造假的验证,这使得这些地方假冒伪劣医生泛滥成灾。我就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某个患者问骨髓炎该怎么治疗。我于是热心的去介绍规范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还没介绍完,就蹦出来一个骗子,向患者声称某某中医专治骨髓炎,不开刀不手术,只需采用某某祖传秘方就能短期内彻底治愈。一开始碰到这种骗子,我都忍不住和他们争吵,试图讲清楚道理。但最终我发现我这个专业医生在这种地方基本是斗不过骗子的。此外还有很多卖各种假药的,某贩卖无证假药的骗子几乎整天泡在这些地方,每当有患者询问烧烫伤该怎么处理。他就去推销自己的假药,声称三度烧伤不手术不留疤。某些坑蒙拐骗的民营医院也有专人泡这些地方,能骗一个是一个。这种网络医疗服务的混乱是显而易见的,好在没持续太久。一些更规范更专业的网络医疗服务出现了。这些网站的工作人员深入医院,动员医生和他们合作。让大量专业医生进驻,杜绝了上面的各种乱象。在这些网站上,医生所在医院,所从事医学专业,以及擅长疾病都清清楚楚。患者可以选择医生发问,医生可以选择问题回答,有过该医生这里诊治经历的人还可以留言评价。应该说,这些模式远较原来跨出了一大步。使得网络医疗服务开始有了规范化的医生。但是,这种模式依然有非常致命的缺陷。首先是信息传递效率极低。患者提出问题,医生看到了给个回复,然后患者还有问题继续追问,医生看到了再给个回复。及时双方都在线上不停的互动,这个效率也和当面诊治没办法比,当面能三五分钟讲明白的问题,以这种方式可能三五个钟头甚至三五天都将不清楚。第二是能传递的信息过于单一。现实生活中正常的医疗行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问诊,问清楚患者的症状演变等各种必要的信息。然后是查体,按照视触叩听的顺序对患者进行全面而又有重点的检查。再然后,是做必要的辅助检查,比如查血查心电图。再再然后,是综合上述各种信息提出诊断治疗方案。网络医疗服务完全做不到这一点。除了问诊能收集的信息相对完整外(而且要比当面诊治多耗费大量时间)。其他信息只能靠患者自己根据以往就诊结果提供,这很困难,除非患者咨询前做大量准备工作或者有专业人员指点。事实是患者常常糊里糊涂一问三不知,最终只能建议患者当面诊察。第三个问题是患者的随意性太大和医生兴趣的下降。在这种网站,患者往往是把同一个问题发给几个乃至十几个同专业的专家,一副不问白不问的架势。有些动机不纯的患者,为了和医生医院打官司,有时候把医疗纠纷鉴定中的病例拿出来进行诱导性很强的提问,一旦医生回复不严谨,很容易被曲解利用,造成隐患。而医生呢,由于没有报酬或者报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很多医生也缺乏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将其视为一种工作之余的消遣,三言两语就把患者打发了。最后的问题是双方权益都没有保障。按照国家规定,远程医疗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而医生执业地点也只限于所注册医院。网上这种医疗服务到底视为医疗行为还是只是一种健康咨询?这在法律上属于盲区。这种情况下,进行咨询的患者和回答咨询医生之间的关系难以认定,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法律风险。一旦出现纠纷,解决起来就会非常麻烦。综上所述,这种网络医疗服务虽然较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与正常诊疗比起来,效率低,效果差,风险大。再加上优秀医生工作繁忙而这种服务几乎没有报酬,很多医生在新鲜感过去后,都选择了淡出。在这些网站上,很多著名专家的名字依然在列,但他们是否还会回答问题,以及是否是他本人在回答问题,就不好说了。在网上活跃的,往往是些精力旺盛的低年资医生和病人相对缺乏的基层医院医生。想想很好理解,打开电脑就能免费获得全国顶级医生的优良服务,搞笑么?高价未必质优,但免费的或者基本免费的服务,肯定水平高不到哪里去。当然,医生水平的问题并非不能解决,现在一些网络医疗服务开始采取付费咨询的方式,通过有偿服务来吸引高水平的医生。这又比原来进了一步。但是说白了,网络只是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而绝大部分的诊疗行为是难以仅仅通过语音文字和图片的交流就能解决的。这使得网络医疗在很长时间内会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如果是小毛病,随便到个社区医院花两块钱挂个号就解决了,何须跑到网上找名医?如果是大毛病,哪个医生敢凭网络沟通就给你诊断处理?况且,很多疾病的处理不是医生说两句就可以,其治疗措施必须到医院由医务人员执行。你在网上啰啰嗦嗦半天,最终不还是得去医院排队挂号吗?在我看来,开发网络医疗产品的时候,最好收敛一下自己的野心,不要真的试图以网络医疗挑战乃至替代现实医疗。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根本不可能!经常听到某网络医疗产品推广者雄心勃勃的目标,声称自己要改变和颠覆医疗行业,这种雄心壮志,说好听点叫情怀,说难听点其实就是脑子秀逗。那么网络医疗完全没有价值吗?也不是,关键你要选好定位。网络医疗最好的定位,就是利用网络的便利快捷,给现实医疗提供帮助,而不是试图与其竞争。我手机里面仅有的两款网络医疗服务类的应用APP,这两款软件是帮助医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和指导的,目的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患者的治疗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烧伤患者,严重烧伤患者出院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抗瘢痕治疗和功能锻炼,很多还要择期进行各种整形和功能重建手术,患者需要医生专业而长期的指导。由于中国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大医院的患者往往来自全国各地。这些患者出院后,在当地得不到妥善的后续医疗服务,而往返北京复查的成本又过高,常使得患者苦不堪言。对这种患者,医生有时候为了避免患者奔波,会选择将电话号码留给患者。但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号码的外泄有时候会给医生造成一些困扰;另一方面,需要后续指导的患者肯定不止一两个,这常意味着医生要花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无偿的劳动。如果APP提供一个医患交流平台,把选择医生的主动权放在医生手里,医生可由选择的将需要随访的患者纳入这个平台,无疑对医生会极有帮助。并且自己的患者自己管,不会有其他人的干扰。由于医生本来就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生,对患者的情况了解的比患者本人都清楚,这足以保证这种咨询服务的质量。对患者而言,很多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解决,也可以大大节约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对医生而言,把诊室有限空间留给真正需要的患者。我相信,如果依照这种为临床提供帮助和便利的思路去设计医疗产品,也许市场不会特别大,但其准确的目标和定位,使其会有很大的机会取得成功。总之,网络医疗服务并非没有前途,但是应该找好自己的定位。由于医学固有的特点,网络医疗服务不可能替代现实医疗,甚至连与其竞争都不可能。网络医疗服务应该选择为现实医疗提供便利和帮助,在此思路下,才能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否则,无论再热闹,也只是钱多人傻的黄粱一梦而已......